黄山猴子观海导游词
黄山猴子观海导游词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山猴子观海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山猴子观海导游词1
安徽黄山风景区风景整个景区的自然风景处处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能。“猴子观海”也是黄山风景区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猴子观海”本身只是一块形状比较奇特的石头,位于狮子峰前,形如一只蹲坐的猴子,眺望着远方的云海。而山下那个方向正好有一个叫太平县的地方,当天气晴朗,云海消散,又有有了一个“猴子望太平”的吉祥名字。这里面还牵扯到一个传说,有点类似猪八戒在高老庄找媳妇的故事。
传说太平县原名仙源村,村中住着一户人家。父亲叫赵德隆,是个读书人,女儿唤作掌珠,可能取的是掌上明珠之意,小姑娘生得很是俊俏。在村子附近的北海深处有一只修炼了几千年的猴子,一天,他巧合之下发现了掌珠,被对方的美貌打动。于是,他变成一个俊俏孙姓书生,找借口借宿在赵家。趁着这个机会,猴头讨得老人家欢心提出要娶掌珠。老人家也很是开心,欣然同意。接着,猴子便把整个猴子洞用法力变幻成一个大户人家,小猴子变成家人,领着大队人马迎娶新娘。夫妻二人开开心心拜了天地入了洞房、等到第二天掌珠醒来才发现自己身边的帅气老公变成了一只浑身长毛的猴子。意识到真相的掌珠逃走了,猴子满山遍野也没有找到她,知道自己找不回掌珠了,于是天天 ……此处隐藏1356个字……人间兴废事,几经沧海变桑田。”当云雾消散后,石猴又如在远眺太平县境(即今黄山市所属黄山区)的绿野平畴,故亦名“猴子望太平”。今人有诗云:”小劫沉沦五百春,全真应是最多情。功成缘满归东土,跌坐灵山望太平。”
猴子观海还有一个传说:
猴子为何要望太平呢?这里面有个故事:原太平县城,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户叫赵德隆的书香人家。女儿名叫掌珠,生得聪明美丽。离仙源村不远的黄山北海深处一个洞里,有个灵猴,在山中修炼了三千六百年,会三十六变。一天,灵猴见到掌珠生得俊俏,顿生爱慕之心。灵猴就变成一个白面书生,自称是黄山寨主孙广文的公子孙俊武,于傍晚来到赵家门前,以天色已晚为由,要求借宿一夜。赵家老夫妇见他长得俊秀,衣着华贵,斯文有礼,便信以为真,高兴地留他住宿,并设宴招待。酒饮三杯后,孙公子便向老夫妇陈述对掌珠的爱慕之情,央求纳己为婿,发誓侍奉二老颐养天年。老夫妇一听这甜言蜜语,心中非常喜悦。
经与女儿商量;掌珠对才貌双全的孙公子也早八分欢喜。次日一早,老夫妇回了孙公子的话。孙公子听了欢喜若狂,差点露了原形。灵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变成了人,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仙源赵家迎亲。掌珠被抬到洞府,只见陈设富丽,宾客满座。夜深宴席散,孙公子被宾客们拥人洞房。一觉醒来,掌珠发现孙公子长了一身绒毛,大吃一惊。原来,孙公子醉,现出了猴子原形。掌珠非常恼恨,乘灵猴烂醉熟睡之机,向外逃走,直奔家中。灵猴酒醒后,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惊逃了掌珠,便喝令众猴出洞寻找,追到山下芙蓉岭,也不见新娘的影子。灵猴自从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没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后的悬岩,坐在石上,朝着东北方向的太平县仙源村呆呆地望着。年深月久,便变成了黄山如今这一石景。